荧光增白剂真的致癌吗

2022-10-18 浏览次数:295

荧光增白剂真的致癌吗

- 什么是荧光?-

荧光,又作"萤光",是指一种光致发光的冷发光现象。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并且立即退激发并发出比入射光的的波长长的出射光(通常波长在可见光波段);很多荧光物质一旦停止入射光,发光现象也随之立即消失。具有这种性质的出射光就被称之为荧光。例如:吸收绿光而发出红光,较常见的是吸收紫外光而发出蓝光。

- 有哪些**荧光物质吗?-

自然界中,普遍存在荧光物质,比如很多海洋生物虾,蟹,水母,又如陆地上的萤火虫等。它们能发光是因为体内含有各种荧光蛋白质。

“萤火虫不要碰我~你会致癌的~”小姨妈惊叫

“我做错了什么……

”萤火虫欲哭无泪……


一些荧光物质在人体中也存在,比如部分氨基酸,维生素A、E和B12,核苷酸,荷尔蒙等。许多我们日常的食物也是有荧光的。


宝石,矿物,纤维等可以在紫外线或者X射线的照射下发出不同性质的荧光。


石油及其大部分产品,除了轻质油和石蜡外,无论其本身或溶于**溶剂中,在紫外线照射下均可发出荧光。石油的发光现象取决于其化学结构。石油中的多环芳香烃和非烃引起发光,而饱和烃则完全不发光。并且石油的荧光反应非常灵敏,经常应用于石油勘探中。


此外荧光反应也广泛应用在生化和医疗领域。


总结:有荧光反应的,不一定是荧光增白剂。还有可能是**的荧光物质。


- 什么是荧光增白剂 -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无色的荧光染料,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可激发出蓝、紫光,与基质上的黄光互补而具有增白效果。


荧光增白剂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洗涤剂等行业。

洗涤行业:因为白色物质一般对可见光中的蓝光有轻微吸收,从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蓝色不足,就会稍带黄色而显得陈旧。而荧光增白剂的作用就是通过吸收紫外光而发出蓝紫色荧光,从而中和黄色,起到增白的效果。但荧光增白剂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衣服上的黄光强度是“微量”的。如果荧光增白剂加多了,反而还会适得其反,显得更黄。所以,荧光增白剂的使用不需要标准量也注定是“微量”的。造纸行业:荧光增白剂的添加有利于降低能耗,降低漂白的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造纸属于高能耗产业哦~


目前,世界上已生产的荧光增白剂约有15种基本结构类型、近400种不同结构的化合物。


- 荧光增白剂安全吗?-

任何物质是否安全都与两个方面有关,剂量和物质本身。

技术宅来了~

先谈物质本身:

先上结论:荧光增白剂对于人类和其他动物无明显伤害,对环境和生态系统无明显影响。


纸制品中使用的荧光增白剂主要是FWA220。而洗涤行业中主要使用的是CBS(二苯乙烯基联苯二磺酸钠)。

对伤口愈合的不良影响以及致突变性:两者荧光增白剂均无。1994年《德国皮肤病学》杂志上的《荧光增白剂的毒理学性质》一文中指出:即使是用含有荧光增白剂的纺织材料直接接触伤口,也不会对伤口愈合产生不良影响,且不会对人体皮肤造成病理性变化。

有些学者将“二苯乙烯”与“二苯乙烯磺酸盐衍生物”混淆,将二苯乙烯的毒理及生态学数据套在荧光增白剂上,造成了妹子们的恐慌。


毒理性:通过对多种动物的急性毒性研究和长达两年的小鼠慢性毒理性实验研究证明:二者均无不利影响。致敏性:CBS对皮肤无 ** 性。FWA220在>2000mg/KG的高剂量下对皮肤有轻微 ** ,但这种情况通常不会遇到。致癌性:该实验是较受人关注的。二者经过两年的小鼠实验,均未发现老鼠有致癌效应。Bingham等人将荧光增白剂配成1%的DO溶液,将其涂抹在老鼠身上后,将老鼠放置在波长为215-270mm的紫外光环境中,受试老鼠均患有癌症。而同样涂抹阳光增白剂溶液的老鼠在该波长的紫外环境中均不患有癌症。结论:造成老鼠患癌的原因是该波长的紫外光。不过大家可以松口气,由于大气层的过滤作用,该波段的紫外光并不能达到地球表面。降解性:在欧洲、美国和加拿大进行过多次跟踪检测,**从自来水中发现过痕量荧光增白剂。因此可以排除增白剂在土壤和水域中积累的可能性。对生物链的影响:实验室研究表明:鱼类即使在高浓度荧光增白剂条件下生活一段时间后,脱离这一环境两天,其体内的荧光增白剂含量就只有痕量(<100ppb)。而常规生活用量根本不会造成荧光增白剂在鱼类体内的蓄积。


再谈剂量问题:离开剂量谈中毒都是耍流氓,砒霜也有药用价值的哦~口服砒霜0.01~0.05g即可发生中毒,致死量为60~200mg(0.76~1.95mg/kg)。按照我们平时接触荧光增白剂的剂量来说,不足以中毒或者致癌。


- 国家的要求 -

新修订的中国国家标准GB20810-2018《卫生纸(含卫生纸原纸)》中规定,不得检出可迁移性荧光物质。新修订的中国国家标准GB/T8939—2018《卫生巾(护垫)》中规定,不得检出可迁移性荧光物质。美国联邦法规(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简称CFR)指出,荧光增白剂可作为非直接食品添加剂,允许荧光增白剂 368、HostaluxKS1等用于食品包装容器,但对较大添加量有限制。欧盟公布的禁用和限用的染料有 500 多种,荧光增白剂作为一种白色染料,不在禁用和限制使用之列。中国闽台地区的CNS 9324《卫生棉》标准中明确要求“无可迁移性荧光物质”,并要求使用CNS 11820-2007《纸制品之可迁移性荧光物质试验法》进行检测。


可迁移性荧光物质:指的是通过与人体皮肤的直接接触,可能会迁移到人体皮肤上的荧光物质。

我们国家的态度很明确,为了防止一些无良商家加入一些已经不允许使用的荧光增白剂,干脆一刀切,有害的无害的荧光增白剂统统全部不得检出。我国的标准实际上是**国外的。借此倒逼生产厂商进行产业升级。


- 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 -

卫生巾的原材料中没有需要添加荧光增白剂的。尤其与人体直接接触的面层部分肯定不含有荧光增白剂。

但是卫生巾的原材料中有没有会有荧光反应的呢?答案是肯定的,有。卫生巾内部的结构胶以及背部的背胶等,由于是石油衍生物,会起荧光反应。但它属于**荧光物质。为啥检测不出?为了防止对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的检测的干扰,胶中添加了遮光剂。

卫生纸厂家使用原生浆,是没有必要添加荧光增白剂。

毕竟荧光增白剂也是花钱的,何必多花冤枉钱……

有的使用再生浆的,可能会使用荧光增白剂增白。


jnyxhg123.b2b168.com/m/
联系我们

在线客服: 121528659

联系人:乔刚

联系电话: 18963430981